頭條新聞
央行報告下一階段金融工作要點
10月28日,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審議。受國務院委托,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金融工作情況進行了報告。
在本次報告中,易綱提及了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資本市場、房地產融資等方面的下一步工作考慮,具體來看有以下表述:
1.貨幣政策: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有條件盡量長時間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維護幣值穩定。
2.信貸: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
3.匯率:加強預期管理,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4.資本市場: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方針,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適時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壯大各類中長期投資力量,強化投資者保護。
5.房地產融資: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保交樓、穩民生,推動建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精彩觀點
明河投資:現在正確的做法是耐心等待
上周大盤下跌的底層原因就是市場要為原來核心資產太貴的泡沫還債,再加上投資者信心尚未恢復。古今中外,從來沒有靠持有現金長期跑贏全社會的歷史發生,在低位對權益恐慌而急于換成現金的人,必然在高位對現金恐慌而換成權益品種,反復充當聰明人的提款機。A股作為全球最佳市場,就是因為這樣的提款機最多,現在正確的做法只需要把錢塞進市場,然后耐心等待。
石鋒資產:當前市場仍然需要等待時機
市場預計弱勢震蕩,未來需要更加關注制造業的結構性機會。二十大會議落幕,未來五年發展藍圖基本確立,制造業當中與安全發展、政府投資相關的領域預計將持續受益。另外,我們仍需重點關注年底經濟工作會議及明年兩會,屆時將對明年經濟工作給出更為詳細的指引。從現有數據來看,仍然需要等待時機,但是中期也不需要過于悲觀,因為市場估值已經處于歷史極值狀態了,只是在等待大級別的反彈時機。
市場回顧
宏觀新聞
銀保監會:人民幣長期走強趨勢不會改變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10月28日表示,上升時期的經濟,必然形成上升的貨幣。盡管短期內有一些不穩定因素影響,但人民幣的市場地位不會改變,人民幣長期走強的趨勢不會改變,我國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和巨額的對外投資凈資產,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首批科創板做市商將正式開展做市業務
上交所10月28日晚間發布消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10月31日(周一),首批科創板做市商將正式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10月28日晚間,14家做市商共發布了50個做市交易股票公告,合計涉及42只科創板股票。其中22家為科創50成份股,權重占比達到67%,這些股票成為首批科創板做市的參與者。
日本央行維持超寬松貨幣政策
在10月28日結束貨幣政策會議后,日本央行發表公告表示,繼續保持當前的貨幣政策寬松力度,將短期利率維持在負0.1%的水平,并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使長期利率維持在零左右。日本央行認為,隨著帶動物價上漲的因素逐漸減弱,2023財年核心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將回落至1.6%。
基金行業動態
QFII三季度重倉近500家A股公司
根據上市公司已披露的三季報數據,截至10月28日,三季度末有48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QFII的身影。三季度末QFII增倉120家、減倉122家、62家維持不變、新進324家。持股數較上一個報告季整體上升近9800萬股。QFII新進的公司普遍業績向好,近一半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近60家實現同比翻番。
公募基金三季度凈申購2146.44億份
根據公募基金三季報披露數據,截至三季度末,基金總規模為23.97萬億份,當季整體凈申購2146.44億份。從各類型基金的申贖情況來看,債券基金成為凈申購最多的基金品種,凈申購2829.88億份,混合型基金凈贖回最多,期間縮水逾2115億份。此外,指數型、普通股票型、貨幣型、QDII同期獲得也均獲得資金凈流入,商品型基金和FOF則以資金凈流出為主。
研習社知識點
投資金句|高毅鄧曉峰
“對于本土成長起來的中國私募來說,最大的護城河就是對中國經濟、中國消費者的理解,是對中國各行業演進發展的長期跟蹤。”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